随着气温逐渐升高,冰啤酒、小海鲜和路边摊等食品成为了众多人的夏季心头好。然而,在我们享受这些美味与清凉的同时,却有一种潜藏在食物和水源中的病毒需要引起重视——甲肝病毒。有关甲型病毒性肝炎的风险,跟随J9九游会官网了解更多健康知识。
什么是甲肝?
甲型病毒性肝炎,简称甲肝,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损害肝脏的传染病。通过粪-口途径传播,甲肝病毒让人们普遍易感;一旦感染,人体可产生抗体,但极少数人可能会再次感染。
甲肝症状有哪些?
甲肝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肝脏损害,包括食欲减退、全身乏力,有时还伴随恶心和呕吐。在较严重的情况下,患者甚至可能出现黄疸。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、食欲减退以及肝功能异常。需要注意的是,甲肝通常以急性形式发病,预后良好,没有慢性化的趋势。
甲肝是如何传播的?
甲肝病毒主要通过粪-口途径传播,传染源多为患者。以下是主要的传播途径:
- 通过食物传播:食用受到甲肝病毒污染的水产品(如牡蛎、毛蚶、蛤类、蟹等)、蔬菜和水果。甲肝患者或潜伏感染者在准备食物时更是要注意卫生。
- 通过日常接触传播:在卫生条件差、居住拥挤的环境中,通过患者的粪便污染的手、用具、餐具、玩具和衣物等,可直接或间接传播。
预防甲肝的有效措施
为了有效预防甲肝,采取以下措施非常重要:
- 接种甲肝疫苗:接种疫苗是预防甲肝的有效方式。目前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大类可供选择。
- 注意饮食卫生:优先选择熟食,饮用开水,保持勤洗手的习惯。食物需要煮熟蒸透,通常100℃加热5分钟可以有效失去甲肝病毒的活性。对于生吃的水果,也要确保清洗干净,避免生吃或半生吃海鲜等产品。外出就餐时,要选择高温消毒的餐具,并尽量采用分餐制。
烟台市奇山医院的专家提醒:如出现畏寒、发热、全身乏力、食欲不振、厌油、恶心呕吐、腹痛腹泻或黄疸等症状,请及时就诊,以确保您的健康。